让上帝发笑的思考(虾扯蛋)

生活

  • 一辈子的大喜和大悲都比较少,绝大部分是平凡的日子,平凡得有点乏味,大量的小确幸和大量的小意外环绕着每一个人。每个人都在努力,努力地让“人生苦甜的正态分布”的均值向“甜”的一端倾斜。当然,对绝大多数人而言,苦和甜大概一半一半吧,所谓生活的智慧,可能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小确幸的事情上,也就是说选择了怎样的注意力,也就选择了怎样的“生活观”,就像近些年NLP领域的attention机制一样。
  • 人们对于学历有很多迷信与崇拜,一方面过去几十年学历真的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(当然跟rmb一样,其实学历也通货膨胀了),另一方面大多数人不曾拥有“博士”这种所谓的高学历。人们对于自己没有的东西,总是容易相信其神奇而美好的一面。人的竞争力不源于学历,人格的成熟与完整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、强大的认知和心态才是“美好生活”的银弹。

    工作

  • 过去2年多,多位同事的话触动了我,他们说要明白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,才明白自己要去的远方,这样就不会被各种事情牵着鼻子走,在去往远方的路上,都是自己的选择,所以路上的困苦也就必须承受,就不会有太多抱怨和不公的心态。一些心理咨询师也说过,很多优秀的人有很强的延迟满足能力,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更远的未来,明确地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。当前这份工作对我最大的挑战是:(1)几乎让我放弃了8-9年的专业技能教育和价值体系:让我在2-3年内转管理,变换自己的“价值体系”。这种拆除价值观并重建的过程是痛苦的,本质上是自己还并不认可“做管理”的价值,或者自己确实不太认可这样的工作性质(2)缺乏有效的正向激励&缺乏有效的职业引导:沿着现在的路走下去,会成为怎样的人,职业生涯会是什么样的路线,一切都是未知数,缺少跟我类似的模板,很多不确定性的累积让人心慌。
  • 绝对的公平绝对达不到,但也绝不能在追求公平的路上停下来 <公司里的二三事引发的思考>
  • 关于装B这个事,陈丹青说:我喜欢装B这个词,我从小就装B,装成了现在;也有人说: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. 要一直装下去,然后就成真的了。这就是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。回想自己过去的很多年,装着爱学习、装着爱读书,可能还没真的装成,但确实学习到了一些知识。
  • 在工作的前2-3年,内心的冲突很严重,主要是学校教的是一套逻辑和准则,而社会生活是完全另外一种游戏,社会已经不是教育我了,而是在“教训”我。以前,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中大家应该讲究规则和规范,而社会生活考虑的维度呈指数级上升,背后更多考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联系。这背后的逻辑以及形成的冲突成为了众多电影中的主旋律。有一部电影的台词,甚至成为了热门网络用语,韩寒在电影《后会无期》的台词里写到: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,成年人只看利弊。韩寒在后续的采访中进行了解释,完全是为了电影情境编写的台词,只适用于当时的电影情境。韩寒算是为了政治正确,为了避免被观众误解,赶紧往回找补。知名心理学家劳伦斯·科尔伯格(Lawrence Kohlberg)在道德与利弊方面做了20多年的实证研究,形成了道德发展阶段论,结论是利弊与对错呈现犬牙交错的分布状况,导致“小孩也看利弊,大人也分对错”,而不是随着年龄单向发展。随着道德发展阶段的上升,利弊与对错的界限愈发不明显,呈现逐渐融合的趋势。当然,韩寒电影中的台词形成了普遍的观众共鸣,这仍然值得思考,对于大多数小镇做题者来说,学校是我们进入这个世界的入口,进入社会后生活才刚刚开始。无论是学校里的教育,还是社会生活的“教训”,归根结底都是让我们能够心安理得地成为那个更完整的自己。相信在后续的工作中,仍然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境,我能做到最基本的是不违反法律,不违背道德,不危害他人,守住自己的内心。内心坦荡与无忧,把手头的事情做好,这应该就是最洒脱的工作状态了吧。
  • 彼得·德鲁克:“如果你无法量化它,就无法改进它”。当前,这就是很多团队存在的问题。
  • 越来越感觉自己无法胜任管理岗位,涉及大量的沟通工作,实在提不起兴趣,尽量做技术管理